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,在6月7日至8日的这两天间,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了巡逻机,试图对中国的山东号航空母舰进行侦查时,遭到了中国海军歼-15舰载机的拦截,令人震惊的是,双方的距离一度缩短至仅45米。这一惊险的近距离接触令日方机组人员心有余悸,随后,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对此表示担忧,并呼吁中国方面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。
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公海上的航行行为,完全是其合法权利,而日本的挑衅行为非但没有好心,反而令人质疑其动机。中方出动舰载机驱离日本巡逻机,完全是合乎情理的举措。近年来,中国海军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采取了越来越多的驱赶行动,其战术与战法日渐成熟,驱赶的对象不仅包括日本,甚至涉及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新西兰等多个国家。45米的距离实际上只是一种例证,距离更近、更刺激的场面屡见不鲜。
此次事件的核心并不在歼-15与日本巡逻机之间的实际距离,而在于日本对其自身身份的认知显然存在严重缺失。作为二战后的战败国,日本派出海上巡逻机试图监视一个战胜国、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航母,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。如果解放军在这种情况下将日本巡逻机驱离甚至击落,这也完全可以被视为符合联合国宪章,因为这显示了日本恢复军国主义的潜在危险信号。
在日本方面呼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的同时,他们也应思考中方该如何做出回应。难道真的是希望中方援引联合国宪章第107条来处理此事?
展开剩余66%自石破茂内阁上台以来,对中日关系的处理总体上表现得相对理智。在美国试图通过惩罚性关税对中、日、韩施压的背景下,石破茂领导的内阁似乎采取了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方式。然而,在海空事务上,为何石破茂不能要求日本自卫队采取更加理性的态度呢?
这一问题涉及到日本法律体系的一个明显漏洞。从内阁到国会的各个机构中,并没有一个拥有合法权力来指挥日本自卫队进行军事行动,这一指挥权实际上掌握在美国手中。这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:日本自卫队的行动并非由内阁决定,而是被迫接受美国的指挥,而美国又不需要对相应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。这种奇怪的机制显然为美国提供了行动的自由,却让日本滋生了诸多隐患。
在这种背景下,无论解放军对日本自卫队的飞机或舰艇采取何种强硬措施,日方都很难作出正常的反应,而美国也没有义务为日本的窘境负责。
日本对歼-15拦截事件的广泛炒作,可能另有深意。如今,解放军的海空力量日益增强,日本早已放弃了与之竞争的想法。从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的建设计划可以看出,它们主要集中于保护海上交通线和应对反导任务。而日本显然没有能力也不敢在航空母舰的建造上与中国抗衡。然而,美国近期不断强调伙伴关系,试图让日本在对华问题上发挥更多作用。对于这种“请你上”的要求,日本当然清楚其后果。因此,此次日本高调宣传近距离接触45米,实际上是一种向美国示警的行为,表明他们虽已发现辽宁号航母编队的踪迹,却遭到坚决拦截,再无进一步行动的可能,最希望美国出手。
长久以来,日本航空自卫队一直在监视解放军海军,每当解放军通过第一岛链时,日本的巡逻机便随之跟踪拍摄,因此被戏称为“海军御用摄影师”。以往,解放军较少对这种跟踪行动采取措施,因为水面舰艇通常无能为力拦截空中飞机。但此次中方出动了两艘航空母舰,配备了足够的舰载机来有效遏制日本的监视行为。未来,对于这个海军编队,日本海自若想进行拍摄,或许面临的将是不小的挑战。
发布于:天津市港陆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